深圳自主招生作为中考“降分录取”的途径之一,每年都有很多考生参与报名。有部分家长认为自主招生是学霸专属,普通学生难以入围自招。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下面将帮助大家正确理解自招政策。
错误观念:中考自招是成绩优秀学生的特招渠道,普通孩子没有机会参与。
这种观念的形成离不开机构将中考政策复杂造成的信息不对称而对自主招生的夸张宣传,要打破这一错误观念,需要我们先了解什么是自主招生政策。
什么是自主招生?
深圳中考自主招生是指部分学校拥有“自主挑选考生”的权力。考生报名自招后进行自招考核,入围后根据学校考核成绩x40%+(中考成绩/610)x100x60%来核算综合成绩,按照合成分由高到低依次录取。
考生若中考发挥不佳,但合成分数在录取范围内,则可以通过较低的中考分数进入自招学校,实现“降分录取”。

由此看来,自招的关键在于“学校考核成绩”和“中考分数”,中考分数达不到控制线将无法参与自招录取,在总分核算的权重中,中考成绩占比60%,相较于100%的中考成绩权重,自主招生大大缓解了“一考定终身”的压力从而让学生实现降分录取。
哪些学生能报考深圳中考自主招生来实现降分录取?
2024年深圳中考自主招生人数为8907人,一类自主招生公办学校共计73所,不同梯队的学校都有参与,这也给了很多成绩中等学生冲高的机会。从“聚焦头部学生”的自招转变为全员自招。